慧眼识玉:记录翡翠原石收购切割全过程(4)

慧眼识玉:记录翡翠原石收购、切割全过程(4)

慧眼识玉:记录翡翠原石收购、切割全过程(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香港商人出资4000万港币买了一块矿石,打开之后发现有绿,但绿中掺进了杂质,已经一文不值,他一气之下扬长而去,最后这块石头卖了22000元,给一家翡翠研究机构做了矿石的样本。

2004年6月18日下午两点,切割开始了!根据以往的经验,这块矿石要完全切割开预计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现在任怀灿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主持人:原来翡翠跟钻石不一样,它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所以翡翠表现出来的品质也多种多样,翡翠的价格也就自然高低不同,有句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翡翠因为价格的空间大,少的几百元,大的上千万,不法商家就打起了假冒的注意,而且玉石作伪自古就有,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翡翠的作伪手法就更是五花八门,作伪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早就达到了鱼目混珠,真伪难辨的地步。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西方人曾狂热地喜爱翡翠。当时曾有一位美国著名的珠宝商买了70粒高档翡翠,但是经鉴定全是假货,此案轰动一时。翡翠作伪使他们不得不对翡翠望而却步,转而忠实于钻石和祖母绿。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邹天人:近几十年因为在制作过程中,除了天然翡翠以外,加工出来有一些毛病,所以有些人就想到了用酸来把翡翠里这些黑点,脏东西熔掉,熔掉以后然后浇上树脂填充这叫B货,随后为了使这个翡翠更好看,翡翠没有颜色,就往里面加颜色,经过酸熔、树脂填充,再注上颜色,这叫C货,所以翡翠现在市场上一般分为A货、B货、C货。

翡翠的“B货”就是漂白注胶翡翠,主要是将杂质多、底色脏、透明度欠缺的翡翠毛料经过强酸浸泡去掉杂质,再经过树脂充填,这样的毛料会变得更干净、更透明。

染色翡翠,行话又叫“C货”,常用透明度比较好,无色或色很淡的翡翠,染成绿、紫、红等艳丽的颜色来冒充高档翡翠。

标签:
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