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工与大师款的真假辨认

玉雕大师工与大师款的真假辨认

近年来,举国上下藏玉玩玉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电视台“周末鉴宝”、“天下收藏”、“国宝档案”、“盘玉”、“新疆和田玉之谜”的系列报道、“赌石”及《中国收藏》、《收藏界》、《收藏》的推波助澜,数届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各种拍卖会的参与、屡屡民间斗宝大会等等,促使了各地开辟一块块玉器交易市场。据说上等的和田原料几近枯竭,若是现有的原石被收藏还好,将来还有望碰到高手雕琢。美玉佳工,为社会留下一件件艺术珍品,实在是玉文化之旨归。但是,目前关于玉的声浪中,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琢玉人纷纷挤进这支队伍,使市场上的玉件工艺、品位极其低下。北京的“潘家园”、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观前街”、南京的“朝天宫”等市场。所面世的新近玉器作品,上乘的了若晨星。尤其落款之风、愈烈之势、欲夺天下。连连金银大奖得主,扬州汪得海先生的金奖作品“霄汉回翔”,楼阁亭台、树木苍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但是由于鹰体积偏大,从天外飞来,左上大片空间上的落款、钤印、印为红色,累赘、画蛇添足,把山川气势、围追堵截,分解消融,破于小家局势。尤其是鹰的飞翔方向,不该回飞欲落的状态。若能倒过方向飞向天外,情景壑然、心胸大开、气象自然高远喽!名称中一个“回”字,更象是撒下地一张天罗地网,把山川楼阁一路心血实实扣于其间。由此可见“获奖者”评奖者其修养如何?“霄汉回翔”的不足处,正是它在处处说清楚,而是基本做到了。说它“基本”,还有它该说清楚而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左边的二三座小山峰过于囫囵生硬,缺乏自然过度。一块外层主体景物两端的山石过于对称,无变化,粗略看来象一凹钢槽的横断面,凸兀僵死,让人想到你是否还有能力去表达。楼阁亭台、书木雄鹰、落款钤印,极其精美。但是,相互之间罗列之嫌。加上粗略的小山峰,气脉断裂,若巨鹰落下,让人担扰楼阁亭台、山林枝木处是否能载乘得下,偏偏又命题个“回翔”,把读者心绪终结在一片树木屋宇之中。你说你在最重要的一片天空中落什么款、钤印,血红醒目,严重削弱阻碍了读者进入你想创造的精神空间。若是印章处为天然皮色,留作红日,便是锦上添花。只可惜弄巧成拙,情节表面化了。若真想落款也未尝不可,要以不伤害主题的状态下,隐藏为上。近日看到今年《收藏》11期封面刊登“佳人对月”玉雕,书中文字图解:“19×15×3.8厘米,重1495克,和田羊脂仔玉”。“此件玉雕精品是中国玉雕刻大师汪得海先生运用‘扬州工’中久负盛名的‘山子雕’技法,将中国古典诗词中唐寅《佳人对月》描绘的意境,反映在一块白润细腻、色度匀一的上等和田羊脂玉仔料上。作者随料形施艺,技法娴熟老到,双面构图精巧,营造出古代佳人夜不能寝,在琼台楼阁上对月感怀的情境,意境清丽温婉,堪称扬州玉雕一个时期的代表之作。2005年获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银奖。”如此权威奖项的银奖作品,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实在不敢恭维。正面整体构图琐碎、太花,团团松叶撒满天,若将人物面前的大小二株松树去掉,简洁而突出了人物。人物及面前场景向左移动些尺寸,避免了人物及脚下贯低的石头处于在中间位置,构图更有变化,增加人物与自然之间的疏朗畅达。再说“人物”比例失调,头大身小,侏儒形体,偏于竖直,欠缺婀娜飘逸;侧面双手持香又对着香炉平视,似乎与“对月”远了些;落款多余,字大,印章更大,何况字的书写板滞,尤其是“月”字,笔画都没有放准位置,为吵杂的场景,增添了喧闹。何来佳人明月静谧安然的气息。背面若一片提诗也行,然而就此而论,落款字太多,若将上面去掉一个字,下面去掉二个字,用一枚与正文字体大小相仿的印章钤盖,尚能勉强过去。这是从构图上说,即便如此,其余部分为原石,原皮,既有益于对月艺术的状态,又保住了珍贵的玉体不受更大的损失,正面已经想“对月”了,何苦斩尽杀绝……真正的藏家玩的是品位,不论你是“谁谁”,还有一个非常恶性的缺陷,若在业内真的有些名头,便会轻易招致,被人利用,落上你的名字,搅浑了水。我多次见他们佩带的腰件有落款,是扬州或苏州谁谁雕刻的作品,其中一近200克挂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红皮白肉,温润可爱,名副其实的“金包银”。构图一般,鸟、螳螂、蝉臃肿苯拙,结构严重失之准确,刀工粗劣,好端端的一块美玉被刻手糟蹋。正面落款为“韩其”,这就是他们玩家常挂在嘴边的苏州玉雕名家的手段吗?若不是造假者所为,韩其的水平也太低下了,我若是韩其的老师,不会给这件“作品”及格。这种情况危害极其严重,一块上等好玉料原石,碰到愚钝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翻作为之后,留下的肯定是遗憾深深。尤其获奖作品上落款需慎之又慎,不然引带得大家小家纷纷效仿,也不论是大件、小件、挂件、摆件,该落款的落款,不该落款也落款。加上“繁、简”不当,十之八九都是出力不讨好,累赘、碍眼,削减主题的表现,降低作品的艺术品位,残害了美好的自然资源。“山子”虽小,要把自然山川的大气象表现出来,给人以不尽的精神感受,近日我看到一块“山子”,红袍加身,若晚霞满天。内部肉质青白,正面用工极少,小桥流水、古松潇潇、天风袅袅,一派幽深恬淡、静穆安然的时空。景物简洁明朗,松树的主干枝条写实透雕手法,凸凹自然,由粗及细、弯曲壮健。松叶取椭圆阳线放射形的表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若巨龙腾空,气脉高扬。三四朵祥云,大刀阔斧,下刀刚猛,斜面阴刻,流畅婉转,袅袅之态跃然而出。一位老者持仗缓缓行走在小桥上,圆雕。或是驻足观望,被陶醉在无限的景色中,又象似在步履迟缓走向深远的山外之青山,川云过雾,飘渺轻盈中,一路鲜花瑶草,玉砌琼台“转朱阁、低依户”……景物的布排自然合理。外层的云朵、树木、山川,第二层的小桥流水、人物,里层的楼阁沟壑、层层深入,在“藏”、“虚”、“简”上作尽了文章,以极少的笔墨,暗示无限的广大空间,正是这件作品的成功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高表现手法是曲经通幽,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品位,自然是弥足珍贵了。这件作品没有落款,经打听作者是苏州的,令人起敬。再说落款,明代的子刚、文珍,他们借助书画的表现,创作了很多珍品。他们把方整平面的玉牌发挥的淋漓尽致,从书法、诗文、绘画、章法、落款、钤印等开一代风气,当然文字入玉很早,刚卯、福、禄、寿、喜等。至于“山子”,清代也有落款。但是他们一定是在大片空间题上诗文,诗文书法艺术是主题表现的东西,当然应该落款,关键是结合到位,使整件作品变化之中协调合理,求得品位的提升。

标签:
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