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卖桔者言》读后感 改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学之后,本想再选择一本畅销书或者教材作为读书笔记素材。然而出于对自身的挑战,更是对老师上课时常常提到的张五常这个名字的好奇,我拾起了第一次选书时放弃的《新卖桔者言》。

张老作为一个港籍经济学家,用他独有的经济学视角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管窥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的窗户。他经常以一个叛逆者的角色出现,批判地看待一些中国现行经济政策甚至是流传已久的经济学原理;以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旁观者身份敏锐地指出中国经济的弊端,提出的解决方案独辟蹊径,如醍醐灌顶一般发人深省。

张老的这本书没有一个很确切的主题,大多是他“从亲历其境的现象观察起笔,然后带到有关的经济理论去”,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向着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等方面发展。在略读了整本书后,我选择了含有实证经济学、讯息费用、垄断、欺骗定律这几个关键词的文章进行精读。虽有断章取义之嫌,但

实证经济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若经不起实证的考验,很难站得住脚。一个有实据在手的后起之秀,有时只用三招两式,就可把一个纯理论的高手杀得片甲不留。”所谓实证经济学,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张老在《卖桔者言》一文中,讲述了他和朋友以及学生在香港年宵市场卖桔,并从卖桔的经历中总结出推翻以往经济学家的错误理论的过程。经济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价格分歧的两个条件中,同时同地将顾客分开是不可能的,但张老通过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发现“每个顾客的讯息资料不同,所以成交价格不一”,从而使同时同地将顾客分开成为可能,只要买者相信自己议定的价格够便宜。

与实证经济学相对应的是规范经济学,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主要在人们做选择时发挥作用。两者各有其长,但涉及分析经济行为时,还是实证经济学更容易让人信服。推而广之,在分析我在分析台湾蓝绿基本盘变化情况时,首先的主观臆断是:今年民进党执政,上一届是国民党执政,蓝绿基本盘必定发生了变化。然而在分析了九合一选举和各个直辖市市议员、市长选举微观数据后,却发现并没有变化。

标签:
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