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窑

当代名窑
作者:高阿申
来源:《检察风云》2013年第21期

历史名窑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著名品牌。评选“当代名窑”,无疑,促进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

2010年12月15日,“当代十大名窑”奖、“当代名窑‘创新奖’”和“当代名窑传承奖”的优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接受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等人为他们的颁奖。这些获奖者中的许许多多创作,由于以极品面目出现,又被众多鉴赏大家所认可与看好,亦因此,必将以无愧于极品的面目,传世于后代。

中国“当代名窑”评选,是对当今陶瓷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尊重,也是对当代高端陶瓷艺术作品的一次比美,一次总结。然而,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选活动,难度很大,尤其是需要时间上的积淀。所以,这样的评选,只宜十年、数十年搞一次。这是笔者参加中国首届“当代名窑”评选后的又一个体会。

然而,发明瓷器的古代中国人,很少谈论自己的发明。比如,举世瞩目的宋“五大名窑”,有关它们的记载,始见于明《宣德鼎彝谱》。被人津津乐道的哥窑,后代文献上多为一鳞半爪,记得最详,当数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亦只有62个字,以至哥窑窑址,至今众说纷纭。而其他耳熟能详的民间著名瓷窑如宋代耀州窑、龙泉窑、吉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包括盛唐时的越窑等,大多为后人的补述,鲜见文献实录和同时代人的评说。然而当下,却有人要对现今的陶瓷生产及作品作一个宏观检阅,这就是2010年由《收藏》杂志社创意策划,与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新浪收藏、艺超网联合主办,全国26个省市区收藏家协会协办的中国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

评选“当代名窑”,旨在繁荣创作,引导收藏爱好者更好地认识当代原创艺术陶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010年8月,评审活动于西安启动,至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数月间,为寻访名窑名瓷传人,由北京李彦君、台湾徐政夫、上海罗宏才、陕西禚振西,以及福建、广东、安徽、河南、江西等地十五人组成的专家评审组,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历史名窑和传人的所在地。“当代名窑”之考评,跨度为九省,每每还要在当地召开研讨会,工作量和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受篇幅所限,笔者仅就钧瓷和德化白瓷的考察,谈些体会。

标签:
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