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产业基地当前发展状况浅析(一) — 上海篇

简介: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奥岩,关于中国玉雕产业基地当前发展状况的浅析,上海篇。

作者简介:奥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宝石学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硕士,中国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质检师(CGC)。现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流金岁月:辉煌百年的海派玉雕

19世纪中期,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贸易的重要港口,苏州、扬州及周边地区的玉器制品都通过上海口岸向外输出。上海成为玉器制品最重要的集散港口之后,苏州、扬州等周边地区的大批玉雕艺人也随之涌入上海,在上海这座新兴的东方大都市寻找施展才能的天地。

以当时著名的古董风格玉雕大师王金洵、傅长华,人物、动物雕刻大家杨恒玉、胡鸿生等为代表的玉雕艺人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汲取了新的文化营养,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玉雕风格——海派风格。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翡翠珍珠塔”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最高奖,代表高艺术水准的上海玉雕,一时间可谓名动天下。

20世纪70年代新华社报道上海玉石雕刻厂的新闻照片

建国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上海玉雕行业发展迅速。到80年代,上海玉石雕刻最重要的几大品种炉瓶器皿、人物、花鸟、走兽都开始形成特色,在中国的当代玉雕行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及至90年代,随着上海玉雕厂的解体,上海玉雕以往那种大规模、集中化的生产模式,逐步被个人及工作室的独立经营模式所取代,同时也促使上海玉雕的技术力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随着生产模式的转变,首先带来的是产品的变化——中小件逐渐成为海派玉雕的主流产品,其次是涌现出了倪伟滨、刘忠荣、于泾、吴德昇、颜桂明、易少勇等一大批玉雕名家。随着玉雕名家的涌现和市场的繁荣,又一次的将上海玉雕行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辉煌。

标签:
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